悟空视频

  • 首页
  • 电影
  • 电视剧
  • 短剧
  • 悟空指南
综合在线播放云盘网盘BT下载影视

他们在岛屿写作:新宝岛曼波 - 纪录片

2023中国台湾纪录片
导演:杲中孚
演员:杨泽 杨隶亚
「新宝岛曼波」拍摄以抒情诗人著称的杨泽,邀请小说家骆以军、杨隶亚、黄崇凯共同参与编剧,表现诗人致力探索的70年代迄今的台湾文化论述。全片尝试创造纪录片全新的叙事方法,聚焦杨泽的百年情怀与文化史观,并企图让电影开展「南部是歌,北部是诗」的诗意视野。
他们在岛屿写作:新宝岛曼波
影视

他们在岛屿写作:1918 - 电影

2015中国台湾剧情·传记
导演:黄劲辉
演员:刘以鬯
劉以鬯 / 1918   1918年生於上海的劉以鬯,是近代華人文壇歷程的見證人。      劉以鬯跟張愛玲年齡相差僅兩年,完成《酒徒》已四十多歲,可算大器晚成。他的文學和人生轉捩點,想不到來自新加坡一段愛情經歷,拍攝團隊循線追尋到劉以鬯伉儷邂逅的地方,實景回味這段花樣年華的時光。      本片引領觀眾進入劉以鬯的創作生活,親近他既庶民又名士的城市感。在現實場景與小說世界之中,穿梭30-40年代摩登上海,50年代南洋風味,新加坡與香港新舊城市的魅力,游走虛構與真實之間,迴轉過去與現在的文學時空……
他们在岛屿写作:1918
搜索《他们在岛屿写作:1918》
影视

他们在岛屿写作:东西 - 纪录片

2014中国台湾纪录片·传记
导演:黄劲辉
演员:也斯
我想要描述那未被描述的感情、未經細嘗的滋味、未受到注意的想法。我想環繞著那生命的謎團,逼近它發聲,展開對話。 2014年香港、2015年臺灣,文化界舉辦了「回看 也斯」活動,懷念逝世的作家也斯,以及他所聚集的美好年代。 也斯的創作涉獵不同的文化,跨越不同的媒體,好友則遍及東西各地。他寫作的詩、散文、小說和評論,如繁花盛開的狂夏,千姿百態。 本片啓動於2009年,當時也斯建議導演團隊:「若你想認識我,就去認識我的朋友,在我朋友身上都可以看到我的影子」。訪問不同領域的人士,包括學者、文學家、藝術家、服裝設計師和美食家,以及也斯家人等,在極具風格的訪談中,展開也斯從1950年代到21世紀的旅程。
他们在岛屿写作:东西
搜索《他们在岛屿写作:东西》
影视

他们在岛屿写作:我城 - 纪录片

2015中国香港纪录片
导演:陈果
演员:西西
西西曾以阿果之名发表小说《我城》,另一个阿果带着游戏童心,为这位香港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,试缝一本小小剪贴册。陈果带观众来到西西居住多年的土瓜湾,重访美丽大厦、她曾任教的小学,还有即将消逝的照相馆与冰室。由她默默耕耘的创作历程,说到她念兹在兹的我城,还把她笔下角色化成人型 布偶。深居简出的西西,难得公开家居生活,更谈到哀悼乳房的经历。镜头活现她的恬淡和坚韧、志气和生趣,也为《他们在岛屿写作》系列留下别开生面的一章。
他们在岛屿写作:我城
搜索《他们在岛屿写作:我城》
影视

他们在岛屿写作:愿未央 - 纪录片

2020中国台湾纪录片
导演:朱天文
演员:朱西甯 刘慕沙 阿城
微风吹进朴旧的书房,父母共同写作的画面历历在目,朱家三姊妹翻出相簿及笔记,以子女的亲密眼光,看见小说家朱西宁与翻译家刘慕沙。 来台的日记,泛黄老旧的合影,日常点滴刻划出不为外人所知的台湾文学私史。一本本经典作品,挖掘出深层的回忆,〈铁浆〉的稿费买了冰箱 ,〈八二三注〉成为了家用的计算纸,而未完成的遗世之作〈华太平家传〉,则成了朱家未竟的最大愿望。 天文首次执导,以影像撰写两个台湾文坛代表的生命历程。走访台湾旧居,远赴中国探亲,丰富的家庭史料及私密的亲友交谈,言语间文坛巨擘俯拾拾即是。在身为作家及女儿的双重认同 中,让文学的传承跨越三代,累加加上文学朱家的时代叠影。
他们在岛屿写作:愿未央
搜索《他们在岛屿写作:愿未央》
影视

他们在岛屿写作:姹紫嫣红开遍 - 纪录片

2015中国台湾纪录片·传记
导演:邓勇星
演员:白先勇
白先勇 / 奼紫嫣紅開遍   「在我們這個王國裡,我們沒有尊卑,沒有貴賤,不分老少,不分強弱。我們共同有的,是一具具論欲望焚練得痛不可當的軀體。一顆顆寂寞得發瘋發狂的心。」   「情不知所起,一往而深」,從22歲創辦《現代文學》的青春朝氣,到近年寫作《父親與民國》、《止痛療傷》的人子赤誠,本片借用(遊園驚夢)的意識流形式――聖塔芭芭拉29年教書的回望、相隔40多年桂林米粉的滋味、蘇州園林的10年重遊、舞台上的黑暗王國及一幕幕演講及授課的旅程……,交替敘說白先勇的特殊際遇與文學歷程,一人引領數代風潮,獨一無二的強韌膽識、細膩深情,在片中迴盪交響,引領觀眾逐漸碰觸熱得發燙的小說家胸懷。
他们在岛屿写作:姹紫嫣红开遍
搜索《他们在岛屿写作:姹紫嫣红开遍》
影视

他们在岛屿写作:如歌的行板 - 纪录片

2014中国台湾纪录片
导演:陈怀恩
演员:痖弦
回顧1950年代迄今台灣詩壇與文壇,瘂弦的參與及貢獻,幾乎可說是從一個人的身體力行,縮影了超過六十年的現代詩與文化史。   在創作上,公開發表詩作雖然只有12年(1953-1965),然而作品經典淬煉,經過好幾世代潮流的浪頭,仍傳頌不輟。在編輯事業上,從《創世紀》、《幼獅文藝》到《聯合報副刊》,前後45年編輯生涯開枝散葉,以特有的溫情、智識、人緣風度,前溯五四與日據時期文學傳統,從島內到海外,打造文壇盛世。   紀錄片《如歌的行板》從瘂弦現下在溫哥華的日常生活展開,描繪詩人「退而不休」的文學進行式:依據瘂弦廣結人緣的寬闊關懷,與林亨泰、林懷民、蔣勳、席慕容、吳晟、蘇偉貞、黃永武、馬森、阮義忠等好友,回憶詩、副刊與文壇種種,交織呈現詩人與華文文學界的綿密交流;與張默重回高雄左營眷村,同遊《創世紀》創刊與1950年代創作狂飆、抄寫禁書的「左營軍中廣播電台」、「高雄煉油廠圖書室」等場景;南下成功大學,踏訪「旭町營房」舊址,回憶初來台灣的軍營生活與文友結緣;和接任副刊編務的陳義芝一起到圖書館,翻閱昔年《聯合報》副刊檔案,回憶「副刊王」與「副刊高」(高信疆)競爭互動、合縱連橫的臺灣文學副刊盛世。同時,拍攝團隊也隨詩人重返故鄉河南南陽,回到童年住居與學校,踏勘古城人文環境,追索詩人生命與詩意的根基。   歷經大時代變遷、壯闊波湧的文學生活,在本片中藉著抒情詩般的動人影像,生動而優美地鋪展瘂弦的生命之詩,成就了超越「記錄」的傳記電影新風貌。
他们在岛屿写作:如歌的行板
搜索《他们在岛屿写作:如歌的行板》
影视

他们在岛屿写作:逍遥游 - 纪录片

2011中国台湾纪录片
导演:陈怀恩
演员:余光中
从阅读的过程中领会文字的力量与权威,从而开启余光中一生对创作及学问的寻求。住在乡郊的经历,与大自然的亲近,造就他个性里 的感性特质; 面对文学的争议,他抵抗虚无,矢志在中国文字的风火炉中炼出一颗丹来。年青时对于人的意义的疑惑,已一一化为对生 命最透澈的体会。即近80多岁的人生仍孜孜不倦的写,在时间面前做一个傲慢的创作者。电影以一个个浪漫的画面,释放一颗深刻巨大 又不失活泼的心灵,沿着记忆的轨迹见证一个21世纪华文文坛大师的情与性。
他们在岛屿写作:逍遥游
搜索《他们在岛屿写作:逍遥游》
影视

他们在岛屿写作:如雾起时 - 纪录片

2011中国台湾纪录片
导演:陈传兴
演员:郑愁予
是谁传下这诗人的行业?且听那宇宙的游子,在梦土上为你朗读――   《如雾起时》以郑愁予同名诗作为向导,从已然失落的第一本诗集,切入诗人的生命。曾在港口工作、熟稔于水手与离别,煮酒焚叶星座聚首的烫热年代,到爱荷华时期的冲激,以及任教于耶鲁后的静定与博观,他始终守着这美的行业,高高举起风灯,在世界的脸上镶嵌光影。
他们在岛屿写作:如雾起时
搜索《他们在岛屿写作:如雾起时》
影视

他们在岛屿写作:我记得 - 纪录片

2020中国台湾纪录片
导演:林俊颕
演员:朱天文 朱天心 朱天衣
稿紙糊成的文學朱家,孕育出嗜字如命的傳奇姊妹——朱天文、朱天心。這對姊妹雖同根共生,但各憑本事在稿紙格線攻城占地,建立起風格殊異的強大文學國度。   文壇傳奇姊妹,姝途刻畫人生。姊姊朱天文在內斂靜氣中帶有高度敏銳的感知力,繼承父親朱西甯的書寫態度,不斷試探文風的翻新與可能,是鍊字成金的先知女巫;因發表〈小畢的故事〉與導演侯孝賢結識並長年合作,文學創作牽引她跨足電影第二人生,劇作數度叩關金馬獎與各大國際影展。妹妹朱天心,一身俠氣、浪漫直率,高中時期寫就的《擊壤歌》是青春世代必讀的自由宣言,如野火燎原般燃起閱讀風潮;她筆下有都市街弄裡漫遊觀察的感觸,也聚焦社運參與、族群認同的議題,時間雖淘洗歷史,但她的記憶明亮,以筆刻下的都算數。   《我記得》由小說家林俊頴執導,以長年友人的貼身視角,紀錄朱家姊妹的成長軌跡,從桂花樹下的家作為記憶的場景出發,在此雙姝少年師承胡蘭成、廣交才俊創立《三三集刊》。鏡頭隨著她們的腳步移動,走訪鳳山眷村故居,渡海祭拜東京胡墓,談笑間分享對彼此作品的見解,也錄下她們穿梭街頭巷尾照顧流浪貓的身影。姊妹倆在片中毫無保留地坦露內心,展現文學成就背後,如同常人一般隨性親和、溫暖立體的生活光景。
他们在岛屿写作:我记得
搜索《他们在岛屿写作:我记得》
影视
加载中...